江滨野哭
七言八绝
茅珵
有序
崇明介乎江海之冲,地处险要,隽杰辈出,每值忧患之辰,辄多忠劲之士,慷慨赴义,増光史乘。迨抗日军兴,烈土瞿犊继踪先哲,率乡里有志青年,白手举事;红旗飘扬,辗转大江南北,屡创强寇。声威所被,万众腾跃,遂遭蒋顽之嫉,竟加残害。余既身亲其事,悼恸罔极,曾赋哀挽之诗七言十章,嗣余久离旧地,而云天万里,乡往心长,梦寐之际,雄风伟仪,宛然若在,未尚不悲愤欲绝也。今岁,余重履苏北,专诚谒墓,敬吊君灵。审落花之缤纷,旋舞旋飞,听丛林之萧瑟,似诉似吟,岂诚九原未泯,犹有以相寄耶?余徘徊凄切,不忍即去,冀得数语,聊充麦饭壶浆之奠。奈心神恍惚,终不能成篇。己乃检点旧杂,存其八绝,并补并以序,更申渠哀慕之忱,且志永念云。
其一
稚岁经心济世功,
寻思破浪逐长风;
揭竿殉义英維志,
扬子江头一帜红!
烈士幼而卓异,乡先辈奇之曰:“行见此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也!”烈士居常亦以此自励勿懈云。
其二
义师初举创元功,
胜利歌声扬大风;
从此石坨留史迹,
旌旗耀日九霄红!
一九三八年春,日寇陷苏北滨江各县。烈士自崇岛渡江北驻启东,四月九日,率所部数十人,袭敌于石坨港,竟获全胜。是役也,敌吾俱不逾百人,而战斗殊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苏北武装抗日斗争,遂风起云涌。
其三
保卫久隆重建功,
豺狼溃窜慑雄风;
孤军兀立人心寄,
首义旌旗分外红!
时烈士等驻军久隆镇,而久隆介海启两县之交,固敌必争之点。四月中旬,敌数路来攻,烈士出奇制胜,溃其主力。嗣启东之敌,一日数惊,五月中,遂被迫狼狈撤往南通。
其四
血战刘桥奏奇功,
摧强若朽振颓风;
滨江万姓歌名姓,
朝日初升遍地红!
烈士等以海启克复,八月中即西进驻军刘桥时,敌坂垣师团方抵南通,决先“扫荡”南通西北侧,而地临通榆公路之刘桥遂首当其冲,八月十二日,敌以数倍之众来犯,烈土等从容应战,喋血苦斗,刘桥竟失复得。敌遭此挫折,凶焰顿衰,部署纷乱矣。
其五
慷慨长歌歼敌功,
虏马无归嘶朔风;
当日题辞今在否?
血流漂杵满江红!
刘桥战捷,烈土益遭顽匪之嫉,遂不得不转往崇明,以避阋墙之祸。烈士在崇,频创强寇,而小竖河之役,朔功尤著。是役也,一倪姓老爹设计诱敌,以成吾军之功。借倪老爹竟以身殉之,烈土即其地留辞悼之云:“长江万里,烟波浩渺;壮哉老爹,后人之表!”有其人,诚不愧其诗!
其六
北渡矢张捍卫功,
千舟竞发满帆风;
豪情气概弥天地,
一片丹忱烂缦红!
时苏北寇势益涨,烈士方决策北上,而余适自军部归来,遂与瞿犊、王进烈士商定,即反启海一带,重行组织力量,鼓舞人心,以张抗日救亡之势。
其七
魑魅当朝嫉战功,
恣行残暴已成风;
宁甘国破锄忠义,
无限江山映血红!
一九三九年一月,烈士瞿犊、王进等由启东返久隆驻地,中途被蒋匪军阻击殒生。呜呼苍天,夫复何言?!
其八
千里哀歌怀大功,
万家香火慕遗风;
英雄虽死精神在,
正义旌旗永远红!
烈士等遇难,万众激愤,哀号动地,势若狂风怒浪不可复止,其卫国之心,愈坚愈固。
一九三九年春作于启东
一九六O年复补序注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