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官网网站,今天是
网 站
首 页
陵园简介
陵园动态
网上展厅
纪念设施
红色经典
教育活动
网上祭奠
政策法规
服务指南
联系我们
徐玮
徐 玮(1903.10—1928.5)
徐玮,原名徐宝兴,化名梁栋、南方、秦明、谢公弢、胡公达,海门县磨框镇(现海门市三星镇瑞南村)人,1903年10月8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徐锡龄设塾教书,农忙时带领孩子们下地干些农活;母亲陈允煌粗通文墨,常给子女们讲民族英雄的故事。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徐玮热爱祖国、同情劳苦大众的思想感情。1914年,徐玮报考海门县立高等小学时,在命题《自治》的作文试卷上写道:“我不但要治好自己,还要使天下人均能自治。”小小年纪,就有了关心天下事的抱负。
1916年秋,徐玮升入私立海门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徐玮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宣传抵制日货,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校长为了平息学潮,想“借重”成绩优秀的徐玮在同学中的威信,要他在全校学生大会上,“劝说”大家“安心读书”。学校当局意料不到,徐玮利用学校提供的的讲坛,大讲学生运动的意义,同时还揭露了校长经商敛钱的劣迹。结果徐玮被诬为“鼓动学潮”而被学校开除。
1920年秋,徐玮考取苏州东吴大学预科。在这座教会学校里,他热情宣传新思想,传播无神论,并在神学课上与教师激烈争辩,结果又被开除。1922年,徐玮进入上海南方大学读书。他一边求学,一边从事革命运动。在这期间,他协助负责沪西工人和学生运动的青年团第三支部书记嵇直,办了一所工人夜校。在夜校里,他给工人上文化课,宣传革命道理。由于徐玮和蔼可亲,讲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工人们对他特别满意。
1923年,徐玮在上海沪西区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与嵇直等又创办了“小沙渡工人补习学校”。小沙渡是工业区,有几家日本人经营的大纱厂,产业工人十分集中。为了扩大宣传阵地,他们又成立了“小沙渡沪西工友俱乐部”,徐玮任干事。补习学校和俱乐部本着“团结互助,增长知识,改良待遇”的宗旨,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徐玮等人还动员进步学生去俱乐部教书,在课堂上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帮助工人提高阶级觉悟;还向工人介绍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的经验,给工人们很大鼓舞。这个俱乐部后来成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之一。与此同时,徐玮与南方大学的进步师生一起,反对校长江亢虎的“国家社会主义”。他们以江亢虎曾私谒清废帝溥仪,面递“奏章”为导火线,在校内发起驱江运动。后来,于右任等另建国民大学,徐玮即转入国民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直到1926年毕业。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徐玮积极参加这一运动。夏天,他以通海旅沪同学会的名义,组织了几个青年回到家乡海门,为上海参加五卅运动的工人募捐。他们走村串户宣传五卅运动真相,鼓动农民们行动起来声援上海工人的正义斗争。并应海门中学的邀请,在学生大会上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演讲。11月,徐玮在上海任共青团小沙渡部委书记,领导有关工厂及国民大学、大夏大学的共青团支部工作。他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时,常以机器的部件或螺丝钉比拟每个团员或工人。他说:“我们能像机器那样团结成一个整体,就不怕‘拿摩温’和老板了。”他还介绍红旗的意义以及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工人阶级的地位等。他深得团员和工人们的拥戴,被誉为“宣传鼓动家”、上海团组织中的一大“金刚”。在徐玮的领导下,小沙渡团的工作搞得生气勃勃,受到共青团江浙区委书记贺昌的表扬。
1926年春,徐玮回乡为父亲治丧期间,还向群众做宣传工作,将《资本论》《向导》《苏联十月》等书刊分送给亲友。母亲劝他“回乡教书,享享清福”。他意味深长地对母亲说:“一个人享福与许多人享福哪个福大?闹革命就是要使天下人都有福可享。”为了使天下人都有福可享,他立志要做“职业革命家”。他曾对一起工作的同志说:“中国革命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党、团的事业将要好几代人才能胜利完成,因此需要有一批一辈子做各种秘密工作的职业革命家。”
1927年4月,共青团江浙区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徐玮当选为区委书记。他主张培养青年工人中的活动分子加入组织,并要求团的工作向农村发展。当时他已在上海近郊的南翔发展了一些党、团员,建立了农村党、团支部。2月,为配合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共中央和江浙区委召开联席会议,组织了特别委员会(特别军事委员会和特别宣传委员会),徐玮是特委会宣传委员会成员,负责起草宣传大纲等文件。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徐玮作为共青团代表出席上海临时市民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成立,徐玮又被选为委员,分管宣传工作。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指使全副武装的青红帮流氓打手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借口“工人内讧”,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武器,并疯狂屠杀工人、纠察队员,死伤300余人。第二天,上海总工会在闸北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控诉反动分子的罪行,号召“打倒军阀,为死难工友复仇,收回工人武装!”徐玮冒着生命危险,协助江浙区委主持了这次会议。
4月27日,徐玮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接着又出席了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留在武汉中央军事科工作。8月,调往被蒋介石反革命势力严密控制的杭州,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兼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
徐玮到达杭州后,化名谢公弢,以失业教师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他结合毕业即失业、婚姻不自由、妇女不能独立等切身问题来启发青年的觉悟;他在党、团活动分子会议上,多次作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揭露国民党的罪恶,扩大党、团影响。由于徐玮等的努力,杭州的革命斗争十分活跃,工人们纷纷起来罢工,要求改善生活;学生们相继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反对腐朽的国民党党化教育。当时国民党反动当局猖狂反扑,到处搜索逮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乌云密布。为了揭露敌人的恐怖政策,及时给青年们指出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徐玮以杭州学生联合会的名义,撰写了《告青年学生书》的小册子,广为散发,一时轰动了杭州城,国民党浙江省当局甚为震惊。
1927年11月初,省委军事地下机关突然被搜查,团省委机关也遭到破坏,徐玮和团省委秘书长曹仲兰等同时被捕。他们先被关押在杭州市柴木巷看守所,不久转押到浙江陆军监狱。
被捕后,徐玮化名胡公达,国民党反动派起初把他当作一般政治犯看待。1928年初,由于叛徒出卖,徐玮被传讯。特别法庭庭长钱西樵对他说:“你不叫胡公达,你是大名鼎鼎的徐玮,你的情况我们都清楚,用不着隐瞒了,你不要再跟共产党了。”徐玮从容地回答:“好罢,那我问你三个问题,你的答复如果使我满意,就不当共产党。”三个问题涉及国民党为什么背叛革命的问题,问得钱西樵瞠目结舌,狼狈不堪。徐玮笑着说:“你既说不出个道理来,我就只好当共产党当到底了。”敌人无可奈何,只得把徐玮押回监房。
徐玮在身份暴露以后,就决心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尽力为党多做工作。趁看守不在时,他对着牢门的窗口,向难友们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他还利用放风的机会进行串联,布置狱内的地下工作,组织要求改善狱中生活条件的斗争。他要求难友们把监狱当做学校,趁此机会多读些马列著作。他还用已公开的共产党员身份向难友们演讲,痛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罪行,表明自己为人民的彻底解放视死如归的决心。
1928年5月3日下午3时,看守突然在牢门口喊他的名字,徐玮心里明白将要赴刑场,昂首冲着看守喝问:“今天杀几个人?”看守从未见过“死囚”在这种场合会这样问话,惊得不知所措,手一抖,把钥匙和名单全掉落在地上。徐玮镇静自若,拾起钥匙、名单,为同监的难友曹仲兰、陈英盛、陈存世打开牢门。他们4人一起挺胸阔步地走向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在杭州清泰门外壮烈牺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网上展厅
序厅
星火燎原
抗日挥戈
前赴后继
捍卫和平
永垂青史
纪念设施
烈士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
革命烈士纪念碑
首任县委书记沈惠农雕像
陆飞鹫烈士殉难处
海门厅遗址
红色经典
英烈故事
红色家书
纪念文章
革命大事件
红色地名
红色连环画
英烈故事宣讲
教育活动
纪念活动
志愿活动
共建活动
服务指南
祭扫流程
入园须知
公示公告
服务承诺
联系我们
线索征集
网上预约
为您服务
网上地图
请您留言
陵园开放时间
夏季:5:00—18:00 冬季:6:00—17:30
两馆开放时间
上午9:00—11:00 ,下午14:00—16:00,15:30后不接待入场,每月20日为固定开放日,其余时间需提前预约。
祭祀开放时间
清明节期间:上午6:00开始接待;
元宵节、冬至、除夕:上午7:00开始接待;
平时一律按工作日时间接待,特殊情况需提前三天预约。
预约电话:82212038
CopyRight © 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管理处 版权所有 地址:南通市海门区高新区友谊路23号 联系电话:0513-82212038 传真:0513-822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