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官网网站,今天是
 
 
 
沙国强
沙国强(1920—1943.10)
  沙国强又名沙国祥,1920年生,原姓姜。南通县第十区四杨乡(现海门市四甲镇四杨村)人。兄弟3个,他是老二。1925年沙国强只有4岁时,其父姜老五因病无钱治疗,离开人世,其母带着3个儿子生活无法维持下去,只好硬着心肠把国强送给邻村沙桂荣家做养子,随之改姓沙。沙家夫妇结婚多年,未曾生育,因此对国强十分疼爱,并为国强另起了个小名叫“有才”。
    沙家生活条件比较宽裕,国强12岁时送到附近张贵明私塾读书,以后又转到合兴小学。国强在小学读书期间,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很懂事,老师十分器重。
高小毕业后,从事农业劳动。第二年国强与茅培兰结婚,开始成家立业。那时,四甲坝西边的陈宪华小学缺少教师,国强即被聘去任教。从教期间,国强不时地在师生中流露出抗日救国的民族自尊心和积极要求进步的思想。此时,余中区队指导员樊加宗经常到小学活动,发现国强积极要求进步,很为赏识,曾多次恳谈给予引导。国强随即弃教从戎,于1942年3月参加革命。年底,参加余中区中队的军事训练。
    四杨乡位于四甲坝日伪军据点的边缘,敌人控制很严。余中区党组织分配樊加宗在四杨乡(樊住宅附近)开辟工作。沙国强训练回来后,协助樊加宗从事组建地方武装。由于沙国强是本地人,而且又在附近教过两年书,情况比较熟悉。经他深入细致的工作,不久就组建20多人的武装小组,他被任命为乡游击队队长。四杨乡游击队成立后,在骚扰敌人、锄奸、反伪化、“二五”减租和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2春夏之交,沙国强与樊加宗一起发动并领导了四杨、博爱、通源三乡武装,联合烧毁位于四甲坝与长兴镇两地之间南来北往的公路交通咽喉——铁板洋桥(今永安桥),使敌人的运输一度中断,影响很大。
    1942年秋,四甲据点伪警察张祖荣下乡到四杨乡第七保陆士冲家收捐。沙国强得到情报后,带了两个队员前去捉拿。他们靠近敌人后立即甩出一颗手榴弹,趁着硝烟弥漫之际,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雨伞冒充步枪,高喊“不许动,举起手来!”伪警察顿时吓得魂不附体,乖乖就擒。结果伪警察被扎了“粽子”,丢在玉蟹桥下。
    1942年初冬的一天黑夜,沙国强与樊加宗一起,组织民兵和群众数百人拿着锄头、镰刀,并用火油箱燃放小鞭炮冒充机关枪,配合区中队围攻四甲坝据点。顿时,“冲啊!杀啊!夺下碉堡还我领土!”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据点里的敌人如惊弓之鸟,不敢离碉堡一步,只得向四面乱开枪。围而不攻,震慑了敌人,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二五”减租开始后,沙国强在陈宪华宅多次召集群众大会,宣传减租意义,阐述党的方针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四杨乡许多佃农租种的是思源乡大地主陈宝章、陈庭秀、陈庭阶的土地,沙国强多次带领民兵前往,宣传抗日主张,晓以利害,促其实行“二五”减租。在强大的政策威力下,此3人均表示服从法令,遵章执行,并捐出经费以示诚意,遂使四杨乡的“二五”减租顺利开展。
    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沙国强也做了不少工作。1943年春,沙国强父亲沙桂荣上二甲镇回家,路上遇到两个持手榴弹拦路抢劫的土匪,被掏腰包。时至午后,沙桂荣见家门前大路上有两人走过,认出是抢劫犯,父子俩迅即冲出家门,边追边喊,四方百姓群起而追之,这两个家伙如丧家之犬拼命逃跑。沙家父子紧追不舍,其中一个惊慌失措地甩出了连导火线也没有拉出的手榴弹。沙国强他们一直追到四杨坝,抓喊声威震四方。四杨坝据点里的日军以为新四军攻碉堡,连忙用机枪四下扫射,才使两抢劫犯得以逃脱。同年夏,沙国强南埭顾云山家遭劫,沙国强得知此事后,及时召集民兵抓获案犯,为民除了害,深受群众爱戴。
由于四杨乡民兵活动频繁,敌人既恼火又害怕。1943年夏初,敌思源乡乡长黄士丰向长兴镇据点的日军中队长吉川密报,说思源乡所编的人口册和门户牌在一夜之间全部被四杨乡的民兵毁掉,并点出四杨乡民兵队长是沙国强。为此,敌人千方百计要捉拿沙国强。
    1943年夏收之际,一小队日军与伪警察闯到沙国强家,沙父见势不妙急忙从后门逃脱。敌人在沙家场上架起机关枪,逼着沙国强养母交出沙国强。沙母说:“我儿子成天不在家,不知到哪里去了。”敌人见捉不到人,就拿出手榴弹做样子叫沙母交出武器。沙母进房寻出一个弹被絮榔头,日军见状恼羞成怒,把沙母捆绑在条凳上毒打。沙母被多次打昏过去,敌人用冷水浇醒后再打,直到失去知觉才罢手。然后又向因病躺在床上的沙妻茅培兰要人、要武器。茅培兰回答说:“你们把我妈打成这样,如她晓得的话不是早就告诉你们了吗?”残暴的敌人连病人也不放过,揪起茅培兰一把头发从床上拖下来,然后乱踢乱打。继而又在沙家的两间房子里翻箱倒柜,看看实在找不到什么,便抢了一些值钱的东西扬长而去。茅培兰因遭到敌人的毒打,致使流产,病情更加严重,不久便离开人间。
由于日本鬼子捕捉沙国强的风声甚紧,组织上决定让他去上海暂避一时。可是,沙国强只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又返回家乡,继续战斗。
    1943年10月18日,沙国强的寄兄弟高士龙结婚,沙国强作为朋友的聚头人,派族弟沙国良去二甲镇购置喜庆贺对。午后时分,民兵陆忠贤前来向沙国强报告,说在合兴镇上发现一便衣警察,沙国强遂与陆忠贤、陈汉章前往捉拿。行至张云鹏小店时,沙国强忽然想起喜庆贺对还未买回,祝贺聚头人外出,于寄兄弟面上过不去。于是停留于小店等待贺喜对联买回再说。
    小店里有十几个农民群众正在聊天,当沙国强坐下时便有人邀请他玩牌消遣。约半个小时时间,突然一小队化装成卖棉花的日军,在翻译施步清带领下包围了小店。面对此情,沙国强想用手榴弹反抗,但考虑到小店内十几个群众的生命安全,便取消了反抗念头,情急中顺手把手榴弹挂在台横档上。日军搜查小店,发现有手榴弹,便痛打在一旁的陈某。由于陈某意志薄弱,暗示出民兵队长沙国强和民兵陆忠贤,致使沙、陆两人被日军当场逮捕。小店里另外十几个青壮年也一同被绑到长兴镇。日军把沙国强、陆忠贤两人与十几个青壮年分开关押。第二天,敌人把沙国强绑在一棵大树上进行审讯。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沙国强视死如归。当敌人追问四杨乡有多少民兵时,沙国强自豪地说:“四杨乡人人都是民兵,全中国人都是民兵,你们的日子长不了!”敌人无话可答,便对沙国强施刑。当一个日军捆绑他时,沙国强用尽平生力气,跷起一脚,踢瞎了刽子手的一只眼睛。 气急败坏的日本侵略军将沙国强轮番刺死。
    解放初,当地人民为了纪念沙国强和在战斗中牺牲的四杨乡籍区中队战士施文华,把四杨乡改名为国华乡。1956年撤区并乡时,国华乡与自强乡合并为国强乡。1961年,又把沙国强生前所在大队命名为国强大队,让英雄业绩,名垂千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网上展厅
纪念设施
红色经典
教育活动
服务指南
联系我们
陵园开放时间
夏季:5:00—18:00 冬季:6:00—17:30
两馆开放时间
上午9:00—11:00 ,下午14:00—16:00,15:30后不接待入场,每月20日为固定开放日,其余时间需提前预约。
祭祀开放时间
清明节期间:上午6:00开始接待;
元宵节、冬至、除夕:上午7:00开始接待;
平时一律按工作日时间接待,特殊情况需提前三天预约。
预约电话:82212038
CopyRight © 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管理处 版权所有 地址:南通市海门区高新区友谊路23号 联系电话:0513-82212038 传真:0513-822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