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官网网站,今天是
网 站
首 页
陵园简介
陵园动态
网上展厅
纪念设施
红色经典
教育活动
网上祭奠
政策法规
服务指南
联系我们
俞海清
俞海清(1903—1930.7)
俞海清,1903年5月16日出生于南通县余总乡二十五总(现海门市正余镇五总村)。他在家乡读完高小,后入江苏省第七中学(南通中学前身),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学。这所大学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干部而设立的高级党校,革命气氛浓郁。在学校里,俞海清曾面聆瞿秋白、恽代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诲。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俞海清积极参加了反帝爱国运动行列,进一步经受革命实践的锻炼和教育。1926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经组织批准,同年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下半年,俞海清受党组织派遣,回到通东老家进行党的开辟工作。他先在石头镇小学任教,后来转到余东第九高小,同时任国民党第六区党部第二分部执行委员。俞海清白天教书,晚上访贫问苦,每逢星期日,以探求学问为名,召集进步教师开会,宣传革命主张,组织大家讨论“穷人为什么穷,地主为什么富”的问题。经过俞海清的努力工作,群众很快发动起来,首先发展了俞金秀、仇建忠、何兰阶、俞镜清等一批中共党员。1928年4月,通东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二十五总党支部在河北小学成立。委员有俞海清、仇恒忠、汤慰崇、仇建忠、汤林宗5人,支部书记俞海清。1928年秋,余东区委建立,俞海清任区委书记,同时为中共南通县委委员。此时,余东区已建立20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300余人。在党的领导下,各乡保的农民协会纷纷成立,群众抗粮、抗捐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1929年10月23日,俞海清获悉恶霸地主汤廉臣到余东镇为养子采购结婚用品,立即将情报送到余东区队仇建忠手中。第二天上午,汤从余东镇乘坐独轮小车回家,途经王灶河渡口(现正余镇王灶河村),刚跨上北岸时,即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红军游击队擒获。俞海清的活动虽然很隐蔽,但还是被汤家苴的地主们觉察。他们勾结国民党南通县警察大队,把俞海清家的房屋全部烧毁。俞海清见自己身份暴露,便和其弟俞镜清参加了红军队伍,与敌人进行公开的武装斗争,其家属避居上海。
1930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一支队(后改二师),俞海清参加一大队的领导工作,先后参加攻打四甲坝、余东镇、汤家苴等多次战斗。
1930年7月22日夜,俞海清和俞镜清各率一个分队,驻扎在西小川港姜家大园(现四甲镇东南村)的东西两宅。天将破晓,枪声四起,驻扎在西宅的俞镜清部遭到四甲坝出动的省保安队袭击,俞海清率部救援,敌人腹背受攻,不支而退,但在激烈的枪战中,俞海清不幸中弹,跌入一条深沟中英勇牺牲。第二天,尸体浮出水面,一支盒枪仍紧握在手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网上展厅
序厅
星火燎原
抗日挥戈
前赴后继
捍卫和平
永垂青史
纪念设施
烈士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
革命烈士纪念碑
首任县委书记沈惠农雕像
陆飞鹫烈士殉难处
海门厅遗址
红色经典
英烈故事
红色家书
纪念文章
革命大事件
红色地名
红色连环画
英烈故事宣讲
教育活动
纪念活动
志愿活动
共建活动
服务指南
祭扫流程
入园须知
公示公告
服务承诺
联系我们
线索征集
网上预约
为您服务
网上地图
请您留言
陵园开放时间
夏季:5:00—18:00 冬季:6:00—17:30
两馆开放时间
上午9:00—11:00 ,下午14:00—16:00,15:30后不接待入场,每月20日为固定开放日,其余时间需提前预约。
祭祀开放时间
清明节期间:上午6:00开始接待;
元宵节、冬至、除夕:上午7:00开始接待;
平时一律按工作日时间接待,特殊情况需提前三天预约。
预约电话:82212038
CopyRight © 南通市海门区烈士陵园管理处 版权所有 地址:南通市海门区高新区友谊路23号 联系电话:0513-82212038 传真:0513-82212038